English

专题讨论:为文学批评把脉批评的市场分析□阎晶明

1998-04-2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文学批评的消费者少得可怜,于是批评家们学会了“转产”,文化批评是文学批评家们旧有的“生产资料”可以直接投入使用,新的“文化”产品又明显具有更大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点。所以九十年代中国批评界的实情,是文化批评生产过剩,文学批评一再萎缩,几乎不能满足“人民群众”的基本需要。因为文化批评的“生产厂家”过去都是生产文学批评的“老企业”,所以他们从前的用户大都还在向他们“订货”,新的用户却是“英雄不问出处”,于是文化批评者们一下子在“国货精品”和“集贸市场”中都大出风头,文学批评销声匿迹,躲在众人的视线之外,徒有悲叹“下岗”的份儿。

文化批评的产品也有品种单一、相互雷同的毛病,就像VCD的生产厂家已经供大于求一样,文化批评里的生产项目也无非那么几种,包装不外乎“人文精神”、“后现代”、“道德批判”;内容也就是“边缘化”、“文化霸权”、“话语权”的争论与争夺。文学批评变成了无足轻重的小儿科,80年代兴起的批评理论被搁置不问,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曰阐释已成为可怜可笑的行为。人们都在说批评的失语和批评的缺席,含义似乎在两方面,一方面是指在铺天盖地般的文化批评中,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从业者不能马上参与到其中,面对许多往日同行的高谈阔论只能做个旁观者,批评在总体上呈现出“失语”状态。另一方面则是仍然充任批评家角色的人们,面对90年代的文学创作,一方面是文学刊物里新人纷至,另一方面是中年作家长篇迭出,文集累累,批评好像有点跟不上趟,无法有效做出自己的判断,并对读者的选择产生影响,于是人们就有了“缺席”之叹。

由于“生产资料”并未彻底更换,制作“工艺”尚未革命,文化批评者们还经常借用文学现象为自己的宏论做有效论据,由于“生产规模”的扩大,文学现象已成为要素之一,无论是作家作品还是文学思潮,在文化批评家那里,同街头市景、明星走穴、卡拉0k、时装表演属于同一层次,只是文化描述的背景和佐证之一,而不再拥有自己独立自足的分析可能。许多人就把这样的批评视为是文学批评在90年代的新动向,批评的声誉也因此大打折扣,因为它不能满足作家和读者对文学批评的基本要求。有人在这种风潮之下认为,文学本身就是一个空间狭小的天地,不屑之情溢于言表,而语言艺术无可替代的魅力因素,已经变得过时而不入流。

我并不认为批评家应当守身如玉,只能写作一种文章,金庸先生就既是通俗小说家又是政论家。但我们一定要划清楚自己的职业范围,不可将一切都混为一谈。面对作家作品,最基本的尊重和道德体现,是要把他们首先当作文学艺术来对待。要用艺术的眼光来对待自己的批评对象,如果用大而化之的文化批评掩盖自己在艺术感悟上的迟钝,对批评对象进行无原则的道德、文化褒贬,那也应当有自知之明,自己从事的并非是文学批评。对批评负有责任的人们,应当自觉从理论上来一次澄清,将批评的真伪当做批评的前提工作来认真做一回,如此,文学批评的前景就会大为改观。中国批评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,这也是她寻求出路不得不经历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